颤音与歌唱家和管乐演奏家的生理关系十分密切,但人们对于制造颤音的机体运动原理或者说对颤音的来源实际上一直认识不足。很多教育家和演奏家可以把颤音作为一种装饰手段帮特殊效果实际操作使用,但在解释其波动现象时却含糊不清。比如,阿伦·沃格尔(Allan Vogel)在谈到罗伯特·布卢姆的颤音教学时说:“口型稳固地包住哨片,强烈地吹气,颤音自然就会了出现 ,其效果就如同铃声在一个大房间中回荡。气息颤音可能来自呼吸肌肉的合理支撑,同时身体其他部位也要充分灵活地运动以保证空气柱的振动”。据沃尔回忆,布卢姆并没有肯定地说出颤音的来源,只是教导他们要“调动整个身体使音发生波动”。
古森斯也很少用具体的言词描述颤音:他提到‘‘灵活的口型”、 ‘‘腹肌支撑”以及允许“横隔膜控制”,他的观点模糊,好比把水搅混,而且愈走愈远:“颤音是一种质量,不需要研究哪个器官有没有用,任何操练和解释对它都没有用,如果身体条件都适合了,颤音也就真的成为人为的、音乐化的、感官上的表现手段”。古森斯没说是哪些身体条件,反正音是自然发生的,很容易的,是增加演奏家才华的方法,其实,在解释颤音的关键问题上,他有点“装疯卖傻”。
声乐的颤音长期被称为“声学自然现象”,一直是器乐表演家模仿的“范本”。可是,如果颤音真的是一种听觉上的自然现象,仅仅是空气柱振动的自然结果,那么歌唱家与器乐家能根据音乐的需求而自由调整并决定该不该用吗?调整颤音明显需要非常复杂的技巧以及身体有关部位的配合,这似乎意味着颤音并不是自然产生的。我的意思并不是不能自然,自然的、勾的都有可能,我想指出的是,颤音是音乐演奏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有其偶然性,又有其必然性,不管是人造的还是自然产生的,它都应该是给音增加润色技术手段,应该是轻松美好的,应该是促使音乐家们脱去:“代理”的外衣、能灵活运许增加自信心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应该‘‘能慢能快,该用的地方用,不该用的地方坚决不用”。
多数演奏家喜欢气息颤音,我也一样。气息颤音的具体方法是:收缩腹肌先使声音发个别波动,好像用气慢慢地有规律地打拍子,然后再将波动运用到适度的节拍中,先一拍两个,等稳定熟练之后再逐渐增多。这种方法刚开始对初学者可能会有些困难,不要紧,只养成习惯后就会变好。根据生理学的观点,气息颤音的主要来源是腹肌与横膈膜的对抗运动。
有人习惯气息颤音称作“横膈膜颤音”,这种说法不太准确,因为气息颤音主要取决于腹肌与膈肌的交替、对抗运动,在这个运动过程中,腹肌是强大的,‘踞主导地位,人体在区神经在肌肉组织的对抗运动中只对强的一方敏感,横膈膜在与腹肌发生对抗的过程中处于弱势,是无法感觉的,不可依赖的。当然,气息颤音并不是木管乐器颤音的唯一源泉,它也有弱点,至少无法作用于快速乐段。事实上,在使用颤音时,慢速用腹肌,快速主要靠的是龙(声带)的扩张收缩。可以说,科学的颤音取决于肉群的联合行动,在这及其复杂的配合过程中,横膈膜是“催化剂”,它能引起空气柱的振动,但仅此而已,真正发展颤音技巧的是腹部、喉咙甚至嘴唇肌肉组织集体协调而平衡的控制,只有各个部分协调合作,管乐演奏家才有可能根据音乐的需求调节自己颤音的快慢及波幅的大小。
那么,为何还会有‘‘横膈膜颤音’‘的模糊认识呢?问题在于横膈膜是身体内最难以捉摸的肌肉之一,看不见,摸不着,也感觉不到。但是,既然它参加了制造气息向肌肉群的活动(与腹肌对抗),,因此,在澄清功能的前提下,我们暂且允许一部分人按照约定成俗的叫法仍将气息颤音称为横膈膜颤音。不过,我们还是提倡把气息颤音称之为“以腹肌为主、其他‘及肌群为辅的综合气息颤音”,就目前来看,这是最科学的理念与解释。只有运用这种科学的、以气息为主要动力、身体各相关器官卜调配合的联合型颤音方法才能真正把美的享受送给听众,真正赋音乐予活力、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