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琴及其教学的再认识


      在经历了二十多年发展后的今天,我们已经看到国产电子琴业已成为市场中的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它在进口品牌的重重挤压下,为自己争得了不小的份额。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中国生产电子琴的厂家曾经创记录地达到114家之多。初期的产品是那种被成为簧片琴的电子琴,它的键盘是以簧片开关的方式来解决;音色是用模拟滤波器来产生;自动伴奏则依靠简单的脉冲信号来触发一个简单的鼓的发生器来实现。这种在现在看来即使作为玩具都嫌低档的电子琴,在但是却成为老百姓的消费热点,这看起来有点匪夷所思。有一件事实是:曾经有段时间,国产的华星牌电子琴在市内各大商场刮起了一股抢购风,使得商家频频向厂家告急。这是一件足以令华星人勾起美好回忆的往事!可惜从此以后这样的好事再也没有眷顾过电子琴。不过,这种轰轰烈烈的场面很快烟消云散。这些林林种种的厂家均无开发现在意义上的、由单片电脑主控的电子琴的能力,单靠簧片琴是无法存活的,而且市场的优胜劣汰的原则注定了只有其中的娇娇者能够生存下来。到今天为止,在诸多当时的电子琴生产厂家中,真正在市场上形成气候的,唯独华星一家,其余的要么被淘汰,要么始终处于散兵游勇的状态,而目前在市场上显现强劲势头的美得理电子琴,则实实在在是一位后起之秀,它与华星的发展轨迹刚好相反。
  让我们来罗列一下真正对电子琴的市场有着或者曾经有过实在意义的几个公司的名字,它们是华星(上海)、得理(香港)、世辉(香港)、安达(广东)、嘉华(香港)。其中嘉华起步最早,却迅速衰弱,现在已不知所踪。安达经历多次分分合合,始终没有形成气候,电子琴只是它们现在偶尔为之的产品。世辉则分裂为SBS(在香港另起炉灶,以OEM方式制造玩具电子琴以供出口)、埃非尔(据说在上海崇明制造日用小家电)、渐华三家公司,其中渐华(MULTAK)在VCD设计领域,取得了国内领先的地位,而其MIDI VCD则可以看作是它在电子乐器领域的一个延伸,它已成长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家用电器开发公司。华星和得理则是在中国市场上与进口品牌形成对峙的两大国产品牌,它们值得我们关注,拙作将对其花费一番口舌。
  华星的大名恐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国产电子琴的代名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几乎占据了国产电子琴市场的半壁江山,尽管人们不难发现它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尽管它现在越来越受到来之美得理的强有力的挑战,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漠视它的存在,也无论如何不能否认它对中国电子乐器所作出的贡献。
  华星在开创初期,只不过是一家街道集体企业,但它现在已经成长为上海市黄浦区的明星企业,它的成功主要依赖于它的主打产品---电子琴。这个品牌的创始之初,华星并不具备电子琴软件的开发能力,它主要依靠世辉公司和得理公司为其提供主要芯片,其中,当时的世辉公司是它的主要供片商。在FM音源时期,它的代表作是H-616和H-818,其音源芯片是世辉公司开发的H-882。在PCM音源时期,它的代表作是H-6000和H-6500,从产品本身来看,H-6500无疑是一款比较完整,而且性价比较高的产品。这两款产品的音源芯片是法国DREAM公司的9233和9407,产品的控制软件起初由世辉公司开发,现在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替代软件。在华星发展过程中,还采用过美国ENSONIQ的音源芯片,但由于其复杂的电路结构,生产成本相应提高,而最终使华星放弃了这一方案,但在市场上,华星有一款电钢琴,是采用这一方案的唯一作品,它是个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在90年代中期,华星立足于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同时,逐步建立起一支软件开发队伍,开始摆脱供片商的束缚,这使它形成集开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企业模式,从而具备了在国产电子琴中傲视群雄的低气。这听起来象是“蜀中无大将,寥化充先锋”,但对电子琴的现状而言,它不是典故,而是现实。
  华星是YAMAHA的忠实追随者,这句话的另一层含义是它始终笼罩在YAMAHA的阴影之下。华星产品的功能几乎是YAMAHA的翻版,然而翻版是及其表面化的。YAMAHA的产品功能的运行是建立在一套精细、完备的规则上的,而相比之下华星产品的运行规则就显得粗陋、简单、有不少漏洞,它只是YAMAHA的一些表面模仿,而远远没有触及其精髓。一个产品的表面模仿和深入开发是两种层次的概念。
  华星电子琴的音色基本上是向其供片上DREAM公司购买的,它本身不具音色制作能力。然而DREAM公司的芯片尽管有着不错的硬件品质,但由于它的芯片主要供应给多媒体和MIDI VCD的市场,而这类产品对音色的要求要比电子乐器低得多,而且DREAM公司本身并不具备很强的音色制作实力,它所作的音色与电子乐器的要求有着较大的距离,但它向客户提供一套音色制作系统。然而,由于华星没有自己的音色开发人员,使得它只能受制于供片商,形成自己的音色特点和概念。而且由于DREAM公司自被ATMEL收购后,它的开发动力也日趋衰弱,使得华星不可避免受到牵制,这样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华星应该明白: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音色,否则世界上就没有必要存在不同品牌、不同厂家、不同品味的钢琴、小提琴了。所谓GM标准只是一种音色序列标准,它并没有将音质作出规定,也没有可能作出规定。但正因为存在音质、品味的差异,而使得构建自己的音色概念成为可能,更何况音乐在发展,新的音色在不断产生,音色的制作是每一个电子乐器制造商必须去做的工作。 华星也没有自己固定的音乐人员,使得它的自动伴奏系统的音乐素材要么由下订单的外商提供,要么由一些不谙要点的、本身并不熟练掌握各种音乐元素的音乐人编写,或者干脆去欧洲购买一些二三流的货色,而这些千辛万苦收集来的音乐素材未必就适合于它的音乐和箱体,而华星又没有自行的调整能力,这样它的音乐品质当然就得不到保证。而且由于没有音乐人员为其产品设计一套符合演奏需要的、细致自动伴奏运行规则,使得产品的音乐表现力大打折扣。华星也应该明白,如果没有音乐设计人员的深入研究,它就不可能提升自己的产品品味,也无法形成自己的音乐理念和风格,它的产品因而就没有灵魂。
  华星在市场上坚持走着它的低价路线,这是其最以为得意的策律,但在我们看来这恰恰是它的致命弱点,它至少减弱了华星的发展动力,因为电子琴永远不可能达到电视机、电冰箱、VCD的生产和销售的规模,低价路线无异于慢性自杀。
  作为国产电子琴的后起之秀,美得理显示出了强劲的态势,华星在国产电子琴市场的一枝独秀的局面受到严峻的挑战,从今年的市场销售情况来看,这两大品牌在国内的市场上已形成分庭抗礼的格局。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美得理具备了较强的后劲。
  美得理这个品牌始创于九十年代中期,创立这个品牌的公司是香港的得理电子有限公司,但其公司本身的创办则可往前追溯十几年,而现在其开发中心已经于九十年代中期转移至上海,并同时在深圳建立了生产和销售基地。
  在其公司创办的初期,得理公司主要以开发各种电器的控制软件和芯片,电子琴只是其中的一个项目。然而其最为成功的一个产品是MC-3电子琴的芯片,它以欧洲各种品牌的OEM方式,在全球销售了100万架以该芯片为内核的电子琴,并为其在电子琴领域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在国内,一时间各种外形、不同包装的以MC-3为内核的电子琴充斥着全国各大百货商店。那个时期几乎没有一家生产电子琴的国内厂家不使用这块芯片,连华星也不例外。在第一届全国电子琴金音奖评选会上,MC-3电子琴几乎占据了一半,而另一半则由以嘉华、世辉、安达等公司设计的芯片为内核的产品来瓜分,可见当时MC-3的风头之劲。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我们的专家竟能在诸多MC-3为内核的产品之间,区分出种种本质差异,令人啼笑皆非。
  在华星的整机产品风头正劲的时候,得理不动声色地积蓄着它的能量,而美得理这个品牌正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
  MC-3在市场上的大获成功,使得得理有了进一步在电子乐器领域向纵深发展的基础和决心,紧接着,得理抛出了它的经典之作MC-10。如果说MC-3的最大成功体现在它使得理在世界玩具琴的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的话,那么MC-10则是得理步入专业电子乐器制造领域的一个标志。在这个产品中,一些最为专业演奏用琴的功能框架、自动伴奏系统的处理规则运用得相当完整、合理,即使现在的其它品牌的国产电子琴在这些方面仍然没有达到当时MC-10这样的高度。MC-10采用的音源是YAMAHA FM音源YM-3812的替代品H-882,是由当时的世辉公司开发的,后来得理也开发了相同功能的9008音源,并取H-882而代之。一时间,国内各电子琴制造厂对MC-10趋之若鹜,纷纷用MC-10的芯片制作产品,其热闹场面绝不亚同样MC-3,而美得理的运用MC-10芯片的整机产品是MC-108。同时,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当时一百多家国内电子琴生产厂家,到这个时候已经所剩无几,市场的份额开始集中于几个少数品牌,他们是竞争的幸存者。
  即使从现在看来,MC-10电子琴仍然是学习电子琴演奏的一个相当好的入门用琴。尽管在它以后,各香港及内地公司(包括得理自己)设计的FM音源的电子琴品种繁多,但没有一架真正超越MC-10的水准,从各方面讲,MC-10都是一款相当完整、出色的学习用琴。
  九十年代中期,得理公司完成了它的战略大转移,它的开发中心从香港移至上海,开始发掘和利用内地的人才资源,同时在深圳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美得理这个品牌也就在这时被创立的。在上海的开发中心,得理配备了国内其它同类公司至今没有的音乐部,它使得理在电子乐器领域的发展上如虎添翼,使得它在其产品的音乐品质上有了保证,这是得理的得意手笔,我们不得不佩服它的经营者的远见卓识:在各公司技术水准大体相当的条件下,音乐资源的自主支配和合理运用,无疑提升了它的产品的专业素质,并与其它公司的产品拉开了距离。他们的音乐人员对各进口品牌的音乐素材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并与工程部通力合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产品设计规范,其中音乐人员的主导作用是显而易见和卓有成效的。
  1995年底,得理推出了一款MC-150的电子琴,它是国内自行设计开发的第一个PCM电子琴,具有一种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标志着国产电子琴开始步入PCM阶段,并且这款产品为得理赢得了大宗的外销订单。同时,由于这是第一架PCM音源的产品,其缺陷也不可避免,其中音色粗糙和自动伴奏响应滞缓是两大致命弱点,这纯粹是因为技术(含工程和音乐两方面)准备不足而引起的。不过在当时的特定的历史阶段,这恐怕也难以避免。
  需要提及的是,MC-150采用的音源是法国DREAM公司的二代产品9203,并由DREAM公司提供音色库。但9203最初是为电脑声卡而设计的音源,它的音色和底层程序主要适合于多媒体产品,对于电子琴则有些勉为其难,所以MC-150的种种缺陷也就在所难免。笔者曾经有幸弹奏过一款意大利的SOLTON MS-50的高级演奏琴,采用的就是9203音源,但它的音色和底层程序则由SOLTON的工程人员和音乐人员重新设计和制作,使得MS-50成为一架及其出众的产品,所以DREAM的产品的硬件品质是勿庸置疑的,而它的软件(包括音色)则要逊色得多,要用好DREAM的产品,改造是在所难免的。
  其后,得理陆续推出了它的PCM系列,其中PK-7是与GENERAL MUSIC合作开发、生产的、带有软驱的高档演奏琴。值得一提的是在得理的PCM系列电子琴中,MC-100是一款应该与MC-10处于同一地位的产品,它的价值在于它并不是最高档的,但在各方面却是最完整的,我们认为它在国产电子琴中,是学习用琴的首选产品。
  得理的产品一直试图摆脱YAMAHA的阴影,但它常常拘泥于一些功能上的技术细节,使得它的产品的程序框架被破坏,而使得最终在其功能上显得烦琐和协调性欠佳,他们应更多关注演奏的实际需要。
  得理的音色制作工作才起步不久,这项工作意义深远,但他们还缺乏必要的积累和经验,所以还无法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体系。得理应该明了:音色的制作人员就象一支乐队的指挥,必须将每件乐器的音色融为一体,单纯强调某一乐器的音色是不合理的。制作音乐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将YAMAHA的最佳音色与ROLAND的最佳音色结合起来,未必会产生最佳效果。所以音色质感的统一性,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因素,它是形成一种风格的前提,这方面YAMAHA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得理的产品在自动伴奏的运行规则上有简化的趋势。确实,普通的演奏者是难以迅速体会其中的奥妙的,演奏效果的好坏是被逐渐体现出来的。YAMAHA的成功在于它在增强演奏的表现力上不遗余力,使得它的产品始终高人一筹。
  得理在自动伴奏音乐的设计上还没有到游刃有余的境地,这需要它的音乐人员要有一个不断地积累和更新音乐素材的过程,并要对素材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他们应该尽可能缩短对于进口产品进行模仿的过程,而在设计过程中,演奏的需求仍然是首先应该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国产电子琴取得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即使在全球范围内,尽管还未产生一个公认的品牌,但它仍以各种OEM方式而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而在国内,国产电子琴在中低档产品中,已形成对进口品牌的抗衡。但要使国产电子琴真正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尚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并且一些产品本身的缺陷也应该加以充分关注。
  首先,国产电子琴和其它国产电子产品一样,没有自己的概念,关键技术仍然受制于供片商,这是因为任何一家国产电子琴设计生产厂家都不掌握音源的正向设计能力,对音色的算法一无所知,在产品功能的设计上缺乏创意,对进口产品的模仿仍是它的指导方针。我们知道:一流是建立在自己的产品概念基础上的,没有概念性的创意,至多只能沦为二流。
  其次,在音乐上,他们应该建立起一支强大的设计队伍,其音乐从业人员应该完成这样三方面的工作:第一为音色的制作,第二为音乐的制作,第三为功能的概念性策划。他们并不需要那些动不动就被称之为音乐家的人,而是需要那些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音乐元素的音乐人,并且要有相当高的技术敏感度,具备音乐和工程两方面的思维能力。在欧美因为其众多的音乐人口和较高的音乐基础水准、流行音乐的教学已经规范化和规模化、电脑的普及率高,这样的人员并不难找。但在中国,受制于整个音乐大环境,我们也许有某一类的音乐大师,但这样的通才几乎不存在,我们的音乐教育也不具备培养这种音乐人材的条件,所以厂家根据自身需要的自行培养几乎是唯一的出路。这方面得理已远远走在前列,并已显示出某种优势,但要实现质的飞跃尚要假以时日。
  第三,因为音箱是电子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他们应该进行琴体本身的声学研究和实验,以提升其声学品质。而据我们了解这样的研究和实验,在国产电子琴中是一个被忽略的环节。
  在一段时间内,我们一直在思考关于音乐教育和普及的问题,拙文是这种思考的一种结果,我们认为电子琴在我们的音乐生活中,应该有其相应的、更高的地位,而对于我们这个古老而音乐基础薄弱的国家来讲,电子琴则对普及音乐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它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