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品书香 > >> 歌谱简谱 >> 音乐图书 >> 乐理乐评

上海犹太社区的音乐生活(1850-1950,1998-2005)


  作者:汤亚汀 著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ISBN:9787806922293  字数:225000  印次:1  版次:1  纸张:胶版纸

市场价:27元 优惠价:21.3元 节省:5.7元

介绍本书描述犹太人在上海近百年的移民音乐文化史,重点是二战期间上海犹太人的音乐文化。但追溯到南宋末年的开封中国犹太人、以及百年前来沪的哈尔滨犹太人和上海早期的巴格达犹太人与俄罗斯犹太人,研究其音乐文化同二战期间上海犹太人音乐文化的关系,涉及其音乐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对上海音乐生活的贡献。最后考察了上海新犹太社区的音乐生活。
本书运用了音乐人类学—文化研究的整体理论模式,尤其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格尔茨(1997)的三重模式——历史生成:传统的继承与变化;社会维持:涉及机构、教育、政策、媒介、表演(概念一行为一乐音三者的循环);个人创造:音乐人的作用。还运用美国音乐人类学家胡德(1964)的音乐全景观:描述上海犹太人的传统音乐(宗教仪式音乐,民间音乐),流行音乐(轻歌剧,夜总会歌舞)以及经典音乐(欧洲艺术音乐)。
本书的结论具有一种历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旨趣,试图证明:犹太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表现出其很强的生存能力,他们极善于在夹缝中求得生存。移民或因经济目的(发展商业),或因政治因素(种族避难),本书所叙述的中国犹太人从开封、哈尔滨、上海一路的移民过程及其音乐经历恰恰反映了该民族这种生存能力,在更高的层面上,也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几段由于政治多元、民族多元而带来的文化多元的局面。在深层次上,音乐确实能够折射历史、政治和社会。引言
第一章 背景:犹太民族的音乐文化传统
第二章 中景与近景:开封,哈尔滨,早期上海
第三章 上海欧洲犹太难民:初期(1939—1942)
第四章 虹口隔都时期(1943—1945)
第五章 战后时期(1945~1947)
第六章 社区外的活动与贡献·余波
第七章 新上海犹太社区的兴起·结语
附录一:写作参考书目
附录二:犹太音乐文化论文四篇
1.《(圣经·旧约)乐器译名辨》
2.《希伯来音乐仪礼向一神教的进化》——一种文化内旋的过程
3.《(屋顶上的提琴手):种族、世代、阶级与性别冲突的史诗》
4.“Gender Roles and Sexuality as Reflected in the Musical Life of Shanghai’S Jewish Refugee Community during the 1940s”
附录三:图片出处鸣谢



  • 音乐欣赏、表演与创作心理分析
  • 基础乐理